第一篇  政区  环境

通州市原为南通县,1993年1月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南通县,设立通州市(县级),以原南通县的行政区域为通州市的行政区域。市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,南起北纬31°52′的张芝山镇通海村,北至北纬32°15′的刘桥镇米三桥村,南北间最大直线距离为50公里;西起东经120°41′的五接镇开沙村,东至东经121°25′的三余镇建新村,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85公里。东临黄海,海岸线长16.27公里;西部五接、平潮地区南濒长江,江岸线长15.03公里。西南分别和南通市港闸区、崇川区相接,东南与海门市为邻,东北与如东县毗连,西北与如皋市接壤。境内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日照较足,雨水充沛,地势平坦,土质肥沃,水系配套,排灌便利,自然条件比较优越。1993年后,全市行政区划经过数次调整,至2008年底,共设19个镇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、1个滨海新区、63个社区、207个村,总人口124.27万人。辖区总面积1525.74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73521公顷(折合110.28万亩),人均耕地0.89亩。历史上以农业为主,20世纪80年代以后,工业迅猛发展。东部三余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棉花产区,沿海有不断淤涨的滩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;南部通海地区为传统的薄荷、黄红麻和中药材等特种经济作物的重点产区,也是民营工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;中部金沙地区和西部环绕南通市区的兴仁、平潮地区,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带;西北部石港、刘桥地区水网密布,为优质小麦、水稻的主产区,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,也是新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