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日报讯 (记者 徐爱娴)8月18日,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组织调研组,实地走访了南通博物苑及位于五接镇的南通刺绣博物馆,对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。
通州文明源远流长,最早起源于唐末,有较为丰富的文物遗存。全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5处,其中,中共江北特委旧址、张謇祖居、南山五帝观等6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,我区新增28处有价值的文物控保单位。此外,我区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,最终确定了东社镇忠孝文化园、石港镇综合文化站、区文化馆3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,共认定文物554件。
调研组对我区文物保护工作表示肯定,认为我区文物保护工作组织机构到位,日常管理到位,且与时俱进,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历史文化展示馆,为市民近距离接触通州文物提供平台。调研组同时建议,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关注相关文物单位的消防、防雷、白蚁防治等重点环节,确保文物安全;要快速推进历史文化展示馆建设,密切文物与市民之间的联系,让文物“活起来”;要充分发挥文物的文化内涵,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镇化建设、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,促进全区文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;要引导广大乡贤参与到通州文物保护工作中来,彰显南通州的人文风貌。
(责任编辑: 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