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主要工作
来源: 局办 发布时间:2021-01-22 15:34 累计次数: 字体:[ ]

2021年水利工作继续以全面深化河长制为统领,以畅流活水为抓手,全力推进水系畅通、黑臭水体整治、生态河道打造工作,践行民生实事,深化水利改革,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。主要任务是:

(一)加强水利工程建设

1、重点工程

亭石河治理工程。计划疏浚河道13.82公里,石港、十总、西亭镇区段与重要支河口段等岸线新建护岸27.5公里。

2、乡村振兴工程

( 1 )2021年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。计划整治三级河道11条(段)19.22公里土方12.22万方,四级河道61条(段)75.64公里土方59.80万方,农村沟塘191处土方50.93万方。

( 2 )202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平方公里。

( 3 )2021年三峡移民后扶工程。在南通市通州区主城区采购商铺约150平方米。

3、除险加固工程

( 1 )骨干河道水土流失治理工程。对全区一、二级河道坍塌严重部位进行应急防护。

( 2 )2021年农村桥梁除险安康工程。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农村桥梁进行改造,计划改造一、二级河道桥梁10座,镇界桥梁4座。

4、污染防治攻坚工程

( 1 )2021年河长制项目。一是打造42条生态样本河道,二是治理31条农村黑臭河道,三是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,及时解决河长巡河交办问题。

( 2 )高坝竖河整治工程。疏浚整治河道3.9公里,新建护岸2.6公里,贯通关键节点,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及沿线河道的坝头坝埂。

( 3 )深度黑臭河道整治试点项目。在川姜镇志浩中横河西侧设置集装箱型双模智能生态净水装置,配套蓄水池及出水管道。

( 4 )余西七甲河南段整治工程。铺设污水管道868米,建设河道护岸788米。

5、区域治水工程

( 1 )控导建筑物工程。建设南通市区域治水一区试运行临时控制建筑物20座。其中竖石河1座、运盐河南岸3座、团结河及东岸3座、十西竖河东岸2座、遥望港南岸6座、东社闸河东岸3座、通吕运河北岸2座。

( 2 )水系畅通工程。打通一区范围内断头河,畅通水系,实施河道共计58条,其中金沙街道30条(含城北水系),西亭镇2条,十总镇11条,东社镇15条。

(二)做好水利工程管护

1.持续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工作。按照“全面清理、重点整治、落实责任、长效管理”的工作思路,巩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,完善管护制度,强化管护队伍,落实管护经费。结合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成果,逐步开展对已划界河道确权工作。

2.全面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。根据《通州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》,按照分级管护责任,全面加强灌区工程、小型涵闸、农村桥梁等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,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,充分发挥工程效益。

3.高效落实应急水源工程日常维护工作。成立应急水源地运营管理队伍,确保地下水应急水源工程正常运行,规范管理。

4.综合改革持续投入机制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“先建机制、再建工程”、“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”,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,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效,促进长效机制运行。

(三)强化水利发展保障

1.发挥水利规划引领作用。根据省市部署要求,做好《南通市通州区“十四五”水利发展规划》、《通州区“十四五”节水规划》、《通州区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》、《通州区“十四五”水土保持规划》、《通州区“十四五”农田水利规划》及《2021年农村河道疏浚实施方案》编制工作,为有序推进全区水利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。超前谋划,积极做好重大水利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。

2.开展第二轮河道管理范围划定。依法划定河道管理边界,形成矢量化成果,为健全范围明确、责任落实、管理高效的河道管理与保护体系打好基础。

3.加强法治水利建设。紧紧围绕省法治水利建设指标体系,突出以法治水、以法管水,着力抓好水利法治制度建设、水行政效能建设、依法治理能力建设,不断推进管水治水规范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,全面提升水利政策法规保障能力、依法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实施水利建设管理能力,巩固提升省法治水利示范点建设成果。

4.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管理。在全区河湖沟塘全面推行河长制,构建责任明确、协调有序、监管严格、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,统筹推进河道功能管理、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,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,切实维护河道健康生命。